2014年12月19日星期五下午,台湾大学杨明仁教授在211报告厅给我系气象专业师生做了一个关于莫拉克台风和飑线在不同地形下对水汽收支和降水效率影响的精彩报告。
杨教授198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为美国气象学会最高奖罗斯贝奖获得者Robert Houze Jr博士。现在是台湾大学大气物理系教授,台湾地学期刊TAO的编委。目前发表论文40多篇,是台风模拟领域的专家,特别是地形对台风的影响方面有着深入研究。
杨教授首先指出台风和飑线中对流系统受台湾地形影响,造成水汽辐合增加,引起水汽凝结增强,最后导致降水效率增大。由此提出三个问题:地形对降水效率的增加量是多少?降水效率增加是什么微物理过程在起作用?地形对降水效率的作用在不同天气系统中有什么区别?杨教授分详细介绍了莫拉克台风个例不同地形下模拟和梅雨期理想化的飑线中尺度对流系统翻越理想山山脉模拟的水汽和云微物理收支的计算。结果表明:(1)、莫拉克台风雨带和飑线系统主要对流单体都显示降水效率和凝结率在迎风坡增大而在背风坡减小;凝华率和蒸发率则与此相反。(2)、飑线越过山脉时,迎风坡水平水汽辐合首先增加,然后凝结和碰冻增强,接着地面降水(降水效率)增加,背风坡这些过程趋势相反。(3)没有地形强迫时,飑线成熟阶段的凝结率和降水效率保持恒定。(4)、由于越高的山脉地形在迎风坡产生越强的抬升作用,凝结和混合相淞化过程增强,产生更多向上的冰相颗粒并输送到背风坡,使得背风坡凝华过程更加重要。
杨教授的学术报告会,重点介绍了登陆台风的模拟,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很多思考,特别是正在做中尺度模拟的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的科学和模拟技术问题,杨教授逐一做了认真回答。此次学术报告会,使地科系的同学们启发了研究思路,收到了非常好的学术交流效果。